給組長的隨筆(八)

裝備這回事

  近來忽有一感,認識一些宣教士去異地後才學當地語言,或認為要先用一段長時間適應當地文化後才接觸本身的族群,這說法令我深深體會牧職的幸福。可能我年輕時已半供讀學費與生活費,因此曾在交通銀行做櫃員、必勝客餐廳做廚房及侍應、玩具反斗城做倉務員及電話零件的送貨員等。每一個工種基本上只有不多於三日的適應期,就要埋位工作,有些工作如櫃員更加是必須具備有關技能才能入職,故此,當我知悉一些宣教士往往長達半年接近渡假的生活觀光或感受當地節奏,實在不亦樂乎。(我甚至聽聞一位往亞洲某國宣教士用了十年的時間而不曾領人歸主或建立任何的團契,但在當地進修了海外的博士學位及生育了4位子女,實在令我很想唱一句「主恩甚計算,主愛是多深」。

  話分轉頭,即使我在神學院的服事,不少剛畢業的教牧是入職後才學如何牧養青少年/兒童/家庭,並且他們的學習大多是被動性的學習,即是每天在呆等教會牧者的督導,而不多主動在網上或走到書室中,在那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寶藏中尋找,而我想誰都明白,被動式的學習基本上能急速成長的機率很低,時間總是不等人,久久呆等下,內心很難避免生發出有點力不從心或有所抱歉(當然,變成養懶自己則是另一討論)。

   所以有時我是有點感覺到自己少年時代看似艱難,實則是很有脾益,也讓我對這快二十年的牧職生涯有一種很重要的推進力,那就是我常鼓勵自己,我不是在進入崗位後才裝備,而是盡力在進入崗位前做好準備,及不斷要求自己成為一個主動學習者。

    做一個主動學習者是最幸福的,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困窘,沒有人比自己更體會內心的掙扎,故當我們樂意尋求資源,尋求突破,你其實是為自己製作最好的課程,你成長的速度不止令你驚嘆,也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滿足感。

  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裏禱告」(猶20)

主末
牧師
2018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