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組長的隨筆(二十八)
Can-nect Model:查經時段的新運作
由傳統模式到「Can-nect model」:
傳統模式
由組長一人長期帶,組長不在無人帶,組長長時間沒有空間成為或代入組員的角色享受被發問或觀察
傳統模式的好處是質素上長期平穩,但壞處也同樣是未必每個組長都是領查經的高手,以致一些時候,如未能有在上的觀察到,小組查經會出現異化為「第二次講道」、「沉長演講」的環節,這是可惜。
小組即使有成熟的基督徒成員,都受限於傳統模式,未必能對小組有所貢獻。
本身預備上好的查經本能讓領會者對有關知識更通達,並且如何從範本材料潤化是需要時間及心機為佳,但長期由一人帶,會明顯發覺組長的靈性狀態理想就事半功倍,若他的狀況稍差,即會帶動小組長期查經養分不足。
我們可以想像到,如查經養分不足會構成屬靈果子難以穩定地成長。小組除下的就只有無意思的消閒傾談,或變成「負能量俱樂部」
正如,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二章十五節勸勉提摩太說:“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這裏所提到的神的工人應有的心志,也是帶領查經者要必備的。
並且我們要懇求神賜下智慧啓示的靈(以弗所書一章十七至廿二節)查經不是單靠人的理性去研究評析,更不可用自己的文化背景穿鑿附會。查經必須求靠那引導作者的聖靈,啓示、開導、光照我們,用信心回應祂。
Can-nect model :
查經時段不應由組長長時間一人擔心,而是授權同行的成熟基督徒參與。
凡有關can-nect 多於5人者,最少設兩位查經員(連組員);10人者則必然3位或以上,有些can-nect超過20人,則4位或以上
有關查經員必須是本會教友,在邀請及委任前已得在上的同意。
以輪值方式編配,領組者可預先取得由組長安排的材料。
值得一提。組長不一定要領查經時段,正如教牧同工也不一定要講道一樣,應按恩賜事奉,而組長的恩賜位份是用愛心與信心牧養組員。
所有查經員正式開始負責領查經前,組長先與他們一同登入教會apps中,開啟小組q and a 中的二「領組/約見的4個F」,掌握發問的技巧。(密碼可向同工取得)
詳情怎樣安排在各個「can-nect group」編排查經人手,可盡快與你的教牧同工討論。
這個領查經的方式並不是我忽發奇想,事實上,過去我一直也常常在太和/沙田組員的方式不定期參與各個小組的運作,有時作組員能觀察到主領查經時看不到的細節與提升空間。而上年在英國領組時,也以這模式運作,感覺很良好。加上,本會一直以信任的角度,由佈道會、青少年講壇、各類查經都盡量交給新興領袖去作一樣,我從來不認為組長必須包攬所有的細節。甚至過密可能不為意/輕忽自己仍可進步的空間,甚至會因自義/慣性而預備不足,或感到吃力。
分擔不代表我們沒事要作,而是我們可將多出來的心力放在聆聽與關懷組員的事上。有生命的查經連結,是讓人與神的關係緊密,也連結我們生命的本相及有超乎想像的變化。
最後查經員領組要用心擺上三件事:
預早自行考查有關問題,可優化本身的問題,千萬不要變成機器人,每條都如儀照讀
預早列印有關材料,不只用手機看,而是讓他們有更好的實體感覺並有書寫的能,能書寫是提升學習吸收的最好途徑
如人數眾多,可以著他們書寫答案於材料後,大家自行分享
用心總結,任何的總結都應指出四個連結:與神的連結、教會的連結、群體的連結及個人生命的連結。不要讓他僅成為草草了事或不著無際或某人成功見証的時段
「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使徒行傳十七11
下篇會論及我對小組敬拜及破冰時的Can-nect model !
閱後行動:
- 建立足夠的查經員輪值
- 兩星期內安排與他們看「領組/約見的4個F」
主內
牧師
位於灣仔辦公室
2019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