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神的奴隸
昔日,以色列人面對極權的埃及王朝的苦待,民不聊生,以致哀聲直達於天。憐憫的主動了慈心,派遣有埃及王子之稱的摩西,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
但弔詭的是,神在曠野中頒佈律法時竟宣佈這批剛重獲自由的以色列人,他們的身份不過是由埃及奴隸,轉變成神的奴隸(利廿五55)。(在聖經的翻譯中,中文本翻譯得比較客氣,譯為僕人而已,希伯來文直譯是奴隸〔slave〕兩字。)
或許我們會心有疑惑,何以那位愛我們的主,不是稱他們是子民,或兒女,或尊貴的祭司,卻以奴隸去形容他們?難道神的意思不過是叫屬神的人能避得開一個地間的極權,卻仍然要活在祂天國的霸權底下而苟延殘喘?
當然,前者的答案肯定斷然不是的,最大的證明當然是我們看見主耶穌願意道成肉身,取了奴僕的形象來到世間,甚至釘身十架,這份犧牲的愛已能不證自明,天父絕無打算當我們如奴隸般看待。那究竟天父所為何事?其實在利未記中,神之所以向人指出所謂人仍存有「奴隸」的身份,是因為祂在提醒以色列人既知道他們不過仍是一個奴隸,沒有人能稱自己為主人,世間上獨有神才能自稱為主。所以神語重深長地提醒以色列人,也同時提醒每個屬祂的人,我們無資格,更不允許在富足時重蹈昔日埃及的暴力,包括荒謬的奴隸制度(廿五42),更不可以巧言詭計霸佔土地或侵佔他人財物(廿五29-34)。人要自重地看待貧者或土地,這自重是源於神也是這樣的看待我們。
或許,我們今天應撫心自問,我們在世界或教會中,我們是如何對待我們的傭工、下屬同事、傳道牧者或弟兄姊妹?我們是看他們如「奴隸」一樣,能被我們任意奴役,還是我們能洞見並甘心順服神訂下那條對「人」不能逾越的界線?
同樣,在今日,不少人視購置物業為神的祝福,但其實無論建堂或購堂也不僅此而已,它更重要的意涵是究竟我們有否「善用每寸從神而來的土地」去祝福社群,會深信這是神給每個屬神的人或教會的最大的屬靈功課嗎?
能踐行這兩事的視野者,其實正在為天父建構地上的屬靈國度。
話分兩頭,主耶穌同樣亦曾言「我們都是無用的僕人(slave)」,兩者都是「奴隸」,兩句都是看似簡單,卻是意味深長的說話。在今日這個徹頭徹尾以成敗論英雄、重視價格多於價值、重視個人多於群體的年代,或許神同樣也在提醒人,人要學懂高舉的,不是任何一個,因為沒有一個人/事比另一個人/事更具「存在價值」,再厲害的講員、領詩、甚至堂主任,或是人看來才高八斗的學者,其實都不過是「神的奴隸」,何足言勇?!作奴僕者,要學懂的,不是洋洋自得,也不是狂傲妄語,更不是踐踏他人,而是踏踏實實地完成好每一個神給人的職份及呼召。
誠然,沒有一個人或事比任何一個大,沒有一個人或事比另一個重要,今日的大與今日的重要,說到底也不過人事的際遇與命運的交纏。說起來,我其實也是在糊裡糊塗下,不經不覺作了兩年多的堂主任,也在糊裡糊塗下當了神學院的客席講師,及因緣際會下有幸在這裡以筆與大家會友。這句經文一直也是我的自勉,也希望成為同路人的互勉,神提醒我的「本質」,不必在意要得著甚麼,也不必在意失去甚麼,要在事奉的旅程中,要學懂因誰而活,也憑誰意行。
"I have been like a portent to many, but you are my strong refuge."(Psalms 71:7, NRSV)
鄭家輝牧師《同文收錄於2016年4月21日 時代論壇》